紫蘇又稱作蘇葉,香蘇,為唇形科植物紫蘇Perilla frutescens (L.)Britt的干燥葉(或帶嫩枝)。夏季枝葉茂盛時采收,除去雜質,曬干。氣清香,味微辛。全草入藥,其葉、梗有發表、散風寒的作用,其子種有降氣定喘的作用,在全國中藥材市場上為常規品種。
紫蘇葉商品常按性狀來源不同劃分為兩種:紅紫蘇(又名家蘇葉,系栽培品,為商品主流);青紫蘇(又名野蘇葉,多系野生品。其不同于紅紫蘇之處為葉片較小,葉形漸尖)。
根據我們的調查,紫河車市場的報價與其種類相關,大致如下:紫蘇葉價格:2.7—5.2元;紫蘇子價格:10—12元;紫蘇梗價格:2—3元;紫蘇根價格:4—5元;全紫蘇價格:1.5—2.5元。
下面就讓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紫蘇的功效及相關知識。主要有以下幾種功效:
1、解熱作用:用于感冒風寒,發熱惡寒,頭痛鼻塞,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。本品能發散表寒,開宣肺氣,可與生姜同用。兼有咳嗽者,常配伍杏仁、前胡等,如杏蘇散;若兼有氣滯胸悶者,多配伍香附、陳皮等,如蘇散。用于脾胃氣滯,胸悶,嘔吐之證。本品具行氣寬中,和胃止嘔功效。偏寒者,每與藿香同用;偏熱者,可與黃連同用。
2、抗菌作用:蘇葉在試管內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長。紫蘇水提物對大腸桿菌,枯草芽孢桿菌,酵母菌和霉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,對大腸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的抑制作用強于黑曲霉和酵母菌。通過實驗研究得出紫蘇水提取物對細菌、真菌的抑制作用,了解其抑菌特性,為紫蘇提取物在食品天然防腐劑領域中的開發利用提供實驗依據,也為紫蘇的綜合利用開辟一條新途徑?勺麽u油、腌漬物等之防腐劑。
3、對血糖的影響:紫蘇油中的主要成分紫蘇醛作成肟后,口服的升血糖作用較紫蘇油更強,將此肟溶于橄欖油中皮下注射,亦有作用,但較緩慢。
4、療慢性氣管炎:對單純型和喘息型療效相似。對咳、喘、痰三癥均有一定療效。用藥后多數患者反映食欲增加,部分患者睡眠較前安靜,心跳減輕,個別病例出現利尿作用,浮腫消退。僅個別患者出現口干、唾液減少等副反應,一般均較輕微,為時短暫,不須處理,可自行消失。
5、治療尋常疣:將疣周圍皮膚消毒(疣體突出者可貼皮剪去),取洗凈之鮮紫蘇葉摩擦疣部,每次10~15分鐘,敷料包扎,每日1次。治療20例,連續摩擦2~6次皆愈。
紫蘇葉除了藥用外,還具有一定的食療作用,下面就為大家推薦紫蘇葉食譜,即用紫蘇葉搭配其他材料和調理而制成的食譜。
1、蘇葉拌黃瓜:紫蘇葉洗凈,加鹽殺一下,切碎。黃瓜洗凈,去皮,切成絲,放入一小盆中,撒上精鹽、味精、白醋和適量白糖,拌勻,再把切好的紫蘇撒在黃瓜絲上,淋上香油,上桌前拌勻,裝人盤中,即可食用。
2、炸紫蘇葉:紫蘇葉一片片洗凈,用布擦干,放在盤中;煎炸粉用適量水調好。鍋內倒入油,將紫蘇葉全部浸入調好的煎炸粉中,下油鍋文火炸至兩面金黃撈出放盤中;全部炸完后撒上椒鹽即可食用。
3、鮮紫蘇葉滾魚頭:紫蘇葉洗凈,切碎;魚頭開邊、去鰓、洗凈、鹽拌腌,拍上干生粉,起油鑊下姜,下魚頭稍煎,濺入少許紹酒。加入清水1250毫升(5碗量),滾沸至剛熟,下紫蘇葉、蔥稍滾,下鹽便可。此量可供3~4人用。